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
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;
师者如舟,千里不殆。
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特别推出“师者如是”专栏,通过讲述学院教师在求学、任教、问道中的奋斗故事,挖掘他们播种、耕耘、收获的独家记忆。愿我们能在岁月回望中感受精神力量,传承我院教师们的情怀和担当。
第五期故事来自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师——李晖老师。
求学问道
她以梦为马,向上而生

李晖老师在大工校园里留影
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。李晖老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,求学阶段成绩出色的李晖老师便经常拿着小黑板为同学们讲题,帮助他人答疑释惑的过程让她体验着当老师的快乐,也逐渐找寻着人生的方向。

李晖老师在大学时照片
每一个努力奋斗的日子,都是理想与现实的双向奔赴。从北方交通大学(现北京交通大学)毕业后,李晖老师选择继续读研深造。1997年4月,李晖老师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,如愿来到了大连交通大学(时为大连铁道学院)任教。在李晖老师的话语中,仍能感受到她当时来到交大工作的骄傲。“当时的铁道学院有‘东北小清华’的美誉,而我自己又特别喜欢教师这个职业,毕业后就很顺利的来到这。”择一业,终一生,简单而纯粹的热爱是李晖老师从教多年的内在驱动力。
为师为范
她勤思善教,向阳而立

李晖老师与学生合照
阳光爱笑,亲切温暖,这是学生们为李晖老师贴的“标签”。她的学生们这样评价李晖老师的课堂,“李晖老师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,她将枯燥繁杂的信号课程讲述的生动有趣。对于课程中所涉及的诸多结论,老师深挖来源,鞭辟入里,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。”教学是个良心活,在如今“唯文章”、“唯科研”的大环境下,李晖老师始终扎根于三尺讲台,坚守着教学的本分,从教生涯中,李晖老师多次参加教学比赛,也凭借着逻辑清晰、连贯流畅的讲授,收获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喜爱和称赞。由李晖老师指导的双创参赛队伍,也屡次在国家、省市级比赛中获奖。“老师在前指路,我们学习的旅程充满欢乐。”她的学生们这样说。

为学生授课的李晖老师
秉承着“学生至上”的理念,在课下,李晖老师仍是那个时时把学生的问题系在心间的人,李晖老师主讲《信号与系统》、《数字信号处理》两门专业基础课,这两门课也是电子、通信专业的考研基础课,每年都有不少考研的学生会找到李晖老师讨论问题,无论是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,还是随时随地微信请教,李晖老师都从不拒绝,有求必应。在李晖老师心里,这不是“无私的奉献”,仅是“师者的本能。”
为人为事
她予人温暖,向善而行

与同事交谈的李晖老师
在同事们的眼中,李晖老师是最温暖的存在。她处处身勤、事事心善。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考察期间,担任系主任的李晖老师不仅需要撰写自评报告的相关章节,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资料准备工作。临近专家进校的前一个月,李晖老师没有周末,每天熬夜工作。在学院搬迁旅顺的过程中,李晖老师一个人将系里的试卷、报告、作业、毕业设计打包了40余箱。又在开学前一一将教学材料整理好,将办公室收拾好。作为学院的工会主席,体检的大事小事、教职工的节日福利,学院工作群里李晖老师永远是最及时、最热情、最细致、最不怕麻烦的那个人。

李晖老师与同事研讨
爱出者爱返。在与同事的相处中,李晖老师收获了所有人的信任和依赖,同一个教研室的年轻老师这样说,“初入职时,无论是工作教学还是生活细节,李晖老师都事无巨细,倾囊相授。她还经常自掏腰包为我们教研室购置物品,我们每个人也都吃过李晖老师在家做的粽子和蛋挞。”
师者以德而耕,以爱而育。26年从教岁月,李晖老师始终心中有爱,行中有善,她用半生辛勤为学生们播撒知识的种子,用一生向善为学生们系好人生的扣子。从任教之初的“李晖姐姐”到经年之后的“李晖妈妈”,李晖老师在教育的麦田里始终坚守初心,踽步踏歌,用自己默默奉献的点点微光书写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岁月华章。